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好逑传》——外国人眼中的中文经典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29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0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诞生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好逑传》算不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在汉籍外译史上,它所占有的地位却极为值得大书一 笔:《好逑传》不是第一部译成西方文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而且在译本问世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间里被向往中国文化的西方文人奉为经典。德国大文 豪歌德甚至在年近八旬之际仍然对这本他三十年前读过的作品记忆犹新。此书何以能在西方拥有如此经久不衰的魅力?除作品内容方面的原因之外,此书译者,出版 者功不可没,其中一些用心之处即使是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不无教益。

《好逑传》大致成书于明末清初。小说讲述好色的过公子垂涎独居在家的才女水冰心,三次意图强娶都被此女巧妙躲过.最后用计强抢,水冰心却又 被恰好路过的侠士铁中玉撞见救下。过公子怀恨在心.便在铁中玉酒食中下毒。危机关头,水冰心不顾闲言,将生命垂危的恩人接到家中医治。此时,两人已相互倾 心,但始终以理自守,谈话吃饭时也只隔帘相对。后来,铁中玉功成名就,由双方父亲做主成婚。过家却又出来诽谤。最后,皇后验明水冰心仍为处子之身,于是皇 帝下旨表彰二人,令其完婚.同时惩处了恶人。1761年,此书的英译本出版者托马斯·帕西(thomas percy)在序言中写道:。有理由断定中国人将其视为杰作……因为通常只有那些在本国人中享有盛誉的书,才会被拿给外国人看。”帕西的判断十分准确,此 书在清初确曾名噪一时,且被列为“十才子书。的第二名。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全书十八回,不署撰人,题“名教中人编次”。
《好逑传》作者署名。名教中人”,显然意在敦伦明理、提高名教声誉。 按照中国线装书的习惯,《好逑传》共有四卷十八回.前两卷各五回。

据康熙、乾隆间人夏二铭《野叟曝言》载:《好逑传》“版清纸白,前首绣像十分工致”,可知该书早在清初已刊行于世。是书创作时间当更早,学 者多认为作于明代。夏二铭所见本久已失传。今天见者,有独处轩藏版大字本、萃芳楼藏版本、凌云阁梓本、三让堂刊小字本、焕文堂刊本等。
歌德与《好逑传》

1761年,在英国刊印了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好逑传》。1781年,德国诗人J.W.von歌德 通过杜赫德的德译本,了解到《赵氏孤儿》和《今古奇观》中的4篇短篇小说及《诗经》中的一些诗作。同年,他尝试将《赵氏孤儿》改为悲剧《哀兰伯诺》。19 世纪初,歌德读了《好逑传》并得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已快到来”的结论……
歌德倡导“世界文学”,表明了他的智慧和远见。1827年,他看到了中国小说《好逑传》,歌德说 这本小说里所思考的问题与我们完全一样。他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此后这段话广为流传。11年以后马克思也用了这个词。歌德讲“世界文学”不下 十次,1830年就在他逝世前还在讲,而每次讲都有其新的内容,认为世界本来就是扩大的祖国。他在一篇文章中主张推动文学全球化的进程,并说:“如果不能 做到相互友爱的话,起码要相互容忍。”有可靠的考证说,他们当时谈论的是一本叫《好逑传》的中国小说。艾克曼问他说:“这是中国最好的小说吗?”歌德说: “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莽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在歌德的私人收藏品中,也有了一把精致的中国纸伞、一个装着火绒的小漆盒、一个面带微笑的坐着的小石 人儿和两枚乾隆通宝,等等。他于1786年至1788年间旅行意大利,对在那不勒斯等地的博物馆中见到的中国工艺品大加称赞。1796年1月,歌德与席勒 在通信中曾讨论一本中国小说,这就是最早翻译成德文的中国长篇小说,<好逑传>,但估计歌德当时尚未读完,也不十分重视。

1827年,歌德与中国文学发生了多方面的的关系。1月,他再次阅读<好逑传>,这次不 仅仔仔细细读完了,而且在31日与艾克曼的谈话中对中国文学的特点作了认真的分析,指出“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预言“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到来”。二月 初,歌德接连花了好几天时间研究和阅读中国诗体小说<花笺记>,并将附在后面的英译<百美新咏>中的<薛瑶英> 和<梅妃>等四首诗转译成德文,当年就发表在他自己出版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第6卷上。在为这几首诗写的未刊登的引言里,歌德 称<花笺记>为“一部伟大的诗篇”。五月,歌德又读了中国另一部小说<玉娇梨>的法译本,并在书上写了很多评注。就是在< 花笺记>和<玉娇梨>的启发下,歌德在同年5月和8月,创作成功了他著名的诗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8月,歌德还读了法 国人大卫(M. M. Davis)选译的<中国短篇小说集>;这个集子计收<今古传奇>里的小说10篇,其中4篇原已包括在<中国详志> 内。

从歌德接触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具体事实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的了解,比之当时欧洲一般人乃至一般 学者都要多得多的。1827年1月31日他与艾克曼之间有关<好逑传>的那一场对话,足以证明这点。他告诉艾克曼,中国的小说“并不象人们 (包括艾克曼)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艾克曼问,<好逑 传>“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呢?”歌德回答,“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过 去,我们在分析这两段话时常得出匆忙的结论:歌德仅仅读到<好逑传>一类的少数二三流作品而能有如此正确的见解,足见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才。笔 者现在固然也不否认歌德有其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但他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正确见解,却应该讲主要是认真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结果,其中包括 象<中国详志>和<马可.波罗游记>之类富于知识性的书。

再有就是最受歌德赞赏的<好逑传>、<花笺记>和<玉娇梨>等 几部明清时代的小说。正如陈铨所说,这几部书虽然都在所谓“十才子书”之内,实则价值不大,唯有<好逑传>在结构和男女主人公个性的塑造上有 某些特点。它讲的是官家公子铁中玉与官家小姐水冰心在患难中相互救助,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尽管如此,两人同居一室却“五夜无欺”;后来双方父母作主让 他们结合,他们始而不从,后来不得已才“名结丝罗以行权,而实虚为合卺以守正”,以避“先奸后娶”之嫌。他们婚后果然微言四起,结果由皇帝皇后出面令宫人 对水冰心进行检查,证明她确系贞身。这样,铁水二人才既成就了好事,又保全了名节。这样一部小说,可算把“男女授受不亲”的孔孟礼教渲染发挥到了极致,难 怪其作者自命为“名教中人”了。<玉娇梨>和<花笺记>在情节与艺术风格方面虽有别于<好逑传>,但同为才子佳人小 说,思想倾向也没有差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5 23:21 , Processed in 1.69482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