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指在15世纪~17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与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这些远洋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的贸易路线。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开始抬头。欧洲则在这个时期飞速发展并奠定了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人们不仅在这个时代中发现了新的大陆,增长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也极大促进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新航路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的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也是复杂而矛盾的。
哥伦布虽然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却没有到达富庶的东方,也没有给西班牙立刻带来可观的财富。而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后,却给葡萄牙带来惊人的利润。西班牙当局对此忌羡不已,希望也能找到一条直通东方的新航路,继续支持远洋探险活动。阿美利哥曾经设想,绕过新大陆的南端可以到达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1513年,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总督巴尔波亚(1475—1517年),率领探险队越过巴拿马地峡,在山顶上望见美洲西边一片汪洋,称之为“大南海”。他也相信,如能找到与“大南海”沟通的海峡,就可以到达盛产香料的东方了。1514和1515年,人们为寻找那个海峡先后南航到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和圣马提阿斯湾。麦哲伦密切注意上述动态,随时准备完成这个任务。
斐迪南·麦哲伦于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10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进王宫服役,他后来担任王后的侍童。1496年,他被编入国家航海事务所,1505年参加了葡萄牙第一任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的远征队。先后跟随远征队到过东部非洲、印度和马六甲等地探险和进行殖民活动。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25岁那年,他参加了西班牙皇家卫队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海岸线航行,并参与了对非洲的殖民战争。以后,又与阿拉伯人为争夺贸易地盘打了战役。30岁离开印度回国。但是,他在归国途中触礁,被困在一个孤岛上。麦哲伦和他的海员们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援救船只,上级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他升任为船长,并在军队里服役。此后,他在东南亚参与殖民战争时了解到,香料群岛东面,还是一片大海。而且,他的朋友占星学家法力罗亦计算出香料群岛的位置。他猜测,大海以东就是美洲,并坚信地球是圆的。于是,他便有了做一次环球航行的打算。
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那年3月8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中的胡穆奴岛。3月27日,船队到了马克坦岛,其后,又到了宿务岛。麦哲伦想征服岛上的土著居民,把岛上的一个个小王国变成西班牙的殖民地。麦哲伦带领船员,手持火枪、利剑,强行登上陆岸,用血腥手段征服这个地区,并用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来命名这个地区,菲律宾的名称就这样由来。但是,遭到了土著居民的反抗。土著居民用箭、标枪对付入侵者。一支毒箭射中麦哲伦,使得航海探险家客死他乡。麦哲伦死后,他手下的人继续了麦哲伦未完成的航程。
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二百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1521年,立志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探险家、航海家麦哲伦,在菲律宾宿务登岛后,曾胁迫这一带的地方酋长臣服西班牙,向西班牙国王缴纳贡税,遭到宿务旁的麦克坦岛的首领拉普拉普坚决拒绝。麦哲伦率领军队想麦克坦岛进攻,拉普拉普英勇奋战,最终在此杀害了麦哲伦。该市后来也命名为拉普拉普市。
1933年,当地人民在这次战事发生地建了下面这个雕像,纪念这位菲律宾人民引以为豪的英勇抗击外国入侵者的民族英雄——拉普拉普酋长,雕像形象健壮英勇,坚定地目视远方,意义深远。而特别的是,菲律宾人民在1866年,在拉普拉普纪念碑旁边,也建了纪念麦哲伦的纪念碑。并在两个纪念碑不远处建了一个纪念亭,亭内有个双面刻字的石碑。“正面刻字意思是——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侵略者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背面刻字意思是——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是在与马克坦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死亡的。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只——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
在一场影响世界的战事遗址中对对战双方领袖都竖立纪念碑并刻字纪念,在世界上也很少见,这既是对维护民族独立尊严守卫家园的赞颂,也是对人类勇于探索世界并为实践理想不顾一切付诸行动的赞颂,总的来说,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和呈现。
欢迎光临 (http://mail.zasq.net/~zazww/)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