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母上大学”的男孩今走上党代表通道,放弃55万年薪重回大山帮助更多孩子)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洪俊杰 王闲乐 顾杰 周程祎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举行第二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 直播画面
“我是来自贵州省的一名乡村教师,也是2008年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去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说,十年来,他有幸见证参与家乡发展,看到家乡发生巨大变化,乡亲们摆脱了贫困,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教育。他将继续扎根乡村,教书育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的成长道路特殊一些,4岁时我父亲去世,母亲生病不能自理,从小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上学,最大愿望就是走出大山,把我母亲病治好,给她一个安稳的家。”刘秀祥说,在社会各界关心下,我于2008年考上山东的大学,带着母亲一起到了山东,在大学期间还光荣加入了共产党。2012年,我毕业后留在山东工作,当时企业最高年薪给到55万。我想,只要我和母亲有吃有穿,就把多余的钱寄回老家帮助需要的孩子。 刘秀祥说,没多久,大学期间资助的弟弟妹妹从老家打来电话说不读书了,无论怎么劝都没用。当时我的家乡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许多人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愿意送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当地的孩子很自卑、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也不知道读书能带来什么,很多孩子初三毕业后就打工、结婚生子。当时我想,一定要回到家乡,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孩子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除了上课之外,刘秀祥发起助学走乡村活动,开展各种形式演讲,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到周末分批次带孩子到家做饭给他们吃,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感受家的温馨。课余时间,他骑摩托走村,四处劝学,希望孩子来到学校读书,一路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十年来,他的摩托车骑坏了8辆。 经过努力,这些年刘秀祥帮助1800多位孩子重新回到校园,资助贫困学生4200多人。十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加大,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全县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2012年全县只有70人考上大学,2022年则是1300多人,每个村至少一名大学生。这是贵州教育发展的缩影,教育彻底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让大山孩子有了更多选择。”刘秀祥说。 刘秀祥说,现场聆听总书记报告,让我充满无穷力量,未来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希望大山里孩子有更多未来,也希望社会各界对山区教育和孩子给予更多支持关注。“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会一如既往走下去,和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奋斗,做孩子们的守梦人。希望大家忘掉过去那个背母上大学的我,我现在只是一名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