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浙江这座高铁可达的小县城被誉为中国的普吉岛,更有华东第一森林温泉,冬天来美醉了!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5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日的阳光如此明媚温暖,想着去云南、海南度个假,掰扯着手指却找不到充足的假期;
想在古镇上重温老宅里的旧时光,却发现人工修饰让原本自然老去的岁月美荡然无存;
想在山林自然间感受鸟语花香,却担心会在崎岖的山路间迷失了方向;
想寻找当地带着柴火气的美食,放眼望去专供游客的美食街雷同而乏味,顿失兴趣。
然而这一切的精彩,在这个浙东的不起眼小城里,通通都能找到!
(图虫网@天天悠闲)
(图虫网@宏源)
↑这里是初冬轻徒步的好去处。
一条不亚于徽杭古道的国际登山步道一路看尽山林诗意,却偏偏只有老外和当地人才常来拜访。
↑这里是冬日泡温泉的度假地。
四季恒温的森林温泉不同于普通的硫磺泉水,天然氧吧间的一汪温泉,常年稳居“华东第一”,堪称浙江一绝!
(图虫网@张尔斯坦)(图虫网@红茶一杯)
↑这里有重拾旧时风味的生活小镇。
有八大“高山隐居地”的逐步村,有被艺术家陈逸飞选为电影《理发师》取景地的前童古镇,个个都将乌镇西塘的商业味秒成渣。
↑这里有不亚于象山的海鲜盛宴。
再昂贵的酒楼也比不上直接到产地旁吃来得新鲜,几盘虾蟹入肚,正好慰藉漫漫冬日里空荡荡的胃。
(图虫网@山客)
这里是宁海,宁波南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是徐霞客游记开始的地方,更因为清澈的宁海湾被誉为中国的“普吉岛”。今天跟着小飞君来认识一下,这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美丽小县城。
很多人说古镇不都是千篇一律的喧闹,拍摄街景不定位,甚至分不清是在浙江还是江苏。但宁海有很多古村落,它们或许不够精致,也不够秀气,但没有商人的叫卖声,没有摩肩接踵的游客,可有嘈杂的酒吧一条街,这份简单原始的美才是它的可爱之处。
||许家山石头村-浙东的石头王国
这是一个真正的原生态古村落,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整块整块地堆砌。几百年前,为避祸乱,人们来到这里,就地取材,烧荒垦地,垒石筑巢,一座完整的石头村寨就此建成。而如今,大量的青壮年人离开这个村落,一片孤僻寂寥,像一座古罗马时代的废墟。Top1:这是个石头的世界,让人穿越回农耕时代
(图虫网@山客)
它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放眼望去,石屋、石院、石巷、石墙、石桥、石路……所有青石搭建成的房屋,都有一个院落,所有的院墙也由石块堆砌,其上野藤缠绕,苔藓斑驳。脚下的路也是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的,踩在上面,不觉想起小时候奔跑在外婆家的小路上,也是这般的石块。当看到村里饲养的鸡鸭猪,甚至山林后的野鸡野兔野猪时,这份犬吠鸡鸣,还真让人感觉一秒穿越。
Top2:路上会碰见贩卖土特产的老人,他们不懂生意,无非是维持点生计
▲图: @东海沙子

村落里的现住人口很少,大多是老人,他们没事做就坐在屋檐下聊聊天。有时候,一些老人会把家里的笋干、南瓜、番薯、土豆拿到街上卖,他们也不懂什么生意,无非是维持点生计。他们的生活方式很传统,你有时候会看到有个老人从田里牵出一只很壮的牛仔路上走,后面跟着两只狗。他们也会将游客丢下来的垃圾一个一个地捡干净,所以当你遇见他们,请给他们一个微笑。Top3:吃一次农嫁十二碗,感受当地人嫁女儿的喜悦

和“十里红妆”一样,“农嫁十二碗”也是嫁女儿时的一种习俗,因有十二碗主菜而得名。如今你到了这里,即使没有人家嫁女儿,你也可以感受一下农家乐,主人会为你端上十二碗内容丰盛而用料实惠、做法朴素的农家菜,而每样菜除了有规定的形制都有吉祥或教化的寓意,比如一道山羊肉,寓为“三阳开泰”。再比如这里的特色点心阿婆饼,事用番薯粉混合各样切成丁的小菜做成,寓为“慈孝感恩”。在这里吃上一次农嫁十二碗,美味之外还有满满的民俗意味,也是非常有趣。||前童古镇-艺术家低吟的歌谣

(图虫网@Mars618)
如果说乌镇是因《似水年华》而红遍大江南北,那么前童古镇就是作为陈逸飞遗作《理发师》的拍摄地而为人所知的。故事里那个身怀绝技的理发师在乱世逃到了前童古镇,开始了一段波折的凄美爱情。陈逸飞是这样评价心目中的前童的:古镇随处可入画,尤其是这里的“静”,能给人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这种感觉又有点陌生。
▲图:太平洋摄影@驴友
▲图:太平洋摄影@驴友
来到前童古镇感觉最特别的就是与街并行的是溪水长流的水渠。前童的祖先按“八卦”原理引水入村,挨户环流,这使得人们随时可在门前水渠里洗脸洗澡、洗衣洗菜。溪水在门前屋后流过,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但据说只要你逆着水流而行就可以走出古镇。这古镇的“八卦水系”挽救了古代前童因水利条件差而造成的年成丰歉,为了纪念引水祖先童濠,每逢元宵,前童就会锣鼓喧天,传遍山野乡间。
Top2:家家有雕梁,这里的老宅曾是“朱阁绮户”,如今只有祠堂还有昔日热闹▲图:太平洋摄影@驴友
▲图:太平洋摄影@祥云
前童之所以被称为“儒镇”,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批明清时期完整的以古祠、旧宅为主体构成的古建筑群。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曾经的繁华。看着这些古宅,你会讶异于曾经的木雕技艺已经如此精湛,又不免感叹这些昔日华贵的古宅如今已是苍凉如斯。只有到了祭祀的时候,这里的祠堂才恢复从前之繁盛,在“诗礼名家”匾额摆上猪羊牛肉,开始一场盛大的祭祀。
这里的国际步道不及徽杭古道有名
饱览沿途风景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浙江境内山体众多,说到徒步,大家自然都会想到徽杭古道。但在宁海的,一条舒适又方便的步道,早就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了。而且一路上都是纯天然的景观,不仅是视觉的享受,也是身心的陶冶。
||宁海国家登山步道-户外、旅游、健身的完美结合▲图:@水火
▲图:@水火

▲图:@水火
宁海龙潭村-东海云顶-摩柱峰-鸟笼口-龙潭村环线(全长12公里,约7小时)
从龙潭村出发,沿途经过竹木桥、溪坑,瀑布,见到怪石山峦而达至梦幻般的东海云顶。于茶山之巅,看千亩望海茶园郁郁葱葱,继续在云雾飘渺仙景中游走,达至最高峰摩柱峰,鸟瞰群岛。再沿竹林步道为主的下坡古道回到龙潭村,正好在天色暗淡之前完成徒步。
||徐霞客古道-沿着徐霞客走过的路看遍山山水水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两次到宁海,所行的路线,后人就将其命名为徐霞客古道。这条建于唐代的古道沿途多的是名胜古迹,《徐霞客游记》开篇的梁皇山,大大小小的溪涧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很是壮观。有时候又是缓缓流出,如蚕吐丝。而有宁波的“世外桃源”之称的野鹤湫有万亩竹海,风萧萧拂过片片竹林,会让人想想起《卧虎藏龙》里的打斗场景。
宁海因着靠山面海的绝佳位置,特产也是丰富极了。宁海的味道,有山间的清新,也有海风的鲜美,每一种美食都是这个独特的小县城专属的味道。除了鼎鼎有名的前童三宝和农家十二碗,下面的这些美食也是宁海的独家定制哦。
||烤洋芋
简单的洋芋加上腌藠头、酱油、油、糖、老酒等配料调料在灶火上”烤“,大老远就能闻到香味。这里所说的”烤“洋芋也不是平常说的”烤“,而是宁海人把加入重料长时间煮的一种烹饪手法。在宁海的大街小巷,许多摊子都可以吃到烤洋芋,对很多宁海人来说,小时候放学时五毛一块的烤洋芋简直是童年不能忘却的回忆。
||汤包

汤包,可不是灌汤的小笼包,而是把猪肉、笋丝、韭菜、咸菜、豆芽、香干等切成细丁,裹入擀薄的粉皮里,然后做成汤包,放在锅里蒸,倒像是有些地方的大馄饨。汤包是宁海特有的春节小吃,元宵节后,出行在即,家家都会裹这形似外出包袱的汤包,意为祝愿谋生的人。当然现在就算不是春节也吃得到啦,从街头的夜排档、早点摊到机关单位的大食堂,再到星级酒店的宴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麦姣筒

“麦姣筒”这个说法是宁海方言音译过来的,别处可真没有。薄薄的面皮内裹上馅儿,卷成筒状,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煎锅里两面煎黄吃,更香。以前通常会放一些芹菜、豆芽、海带、面干等。后来改良了,加了肉丝、土豆、番薯面、四季豆等等,也算是在豪华小吃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这个也叫“霞客饼”的麦饼,也是有一段历史了。麦饼品种、花样很多,风味各异,做法也很简单:小麦粉和水成面,里面加馅。想吃甜的可以放芝麻核桃白糖之类的,想吃咸的可以放鸡蛋、虾皮、苔菜,豆腐、瘦肉、香干等等,岔路镇、桑洲镇、前童镇一带的最为正宗。当然,在宁海大街小巷、面馆饭店都能吃到。||一市馏




吃“一市馏”也是宁海人的传统习俗,当地一直流传着“卅年夜的鼓,十四夜的肚”的民谚,意思是说,十四夜的肚子比平时要大好几倍,可吃十碗八碗的百家馏。正月十四这一天各家主人非常欢迎人们到他家吃馏,吃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一市馏有甜咸之分,甜的里面放了桂圆、花生、红枣、葡萄干等干果,咸的里面放了香干、豆腐、牡蛎、花生等材料,不同喜好的人大可以各取所需。从国际步道到森林温泉,从石头古村到街巷美食,这次我们将用2天1夜的时间,带你玩遍这个生活气息十足、每次来都有惊喜的小镇!
在静谧质朴的小镇,徜徉慢时光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7 15:30 , Processed in 0.95862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