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中国或正研发隐身巡航导弹 轰6K挂载可打到阿拉斯加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45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张照片:轰-6改进型轰炸机挂载一枚导弹的图片。而这架轰炸机的导弹挂架上有DF-4A的字样,则相当少见。其实,图片中的轰炸机是轰-6M,而图片中的导弹则是长剑-20的空射版。这也是当时中国首次曝光长剑-20空射版导弹。

  (图)官方首次公开长剑-20的照片


  目前中国所有巡航导弹,都采用了埋入式进气道,弹体外侧看不到突出的进气口,与战斧等同级别巡航导弹有明显区别。公开资料显示,各种形式的进气道中,埋入式进气道的雷达隐身效果最好,它的进口面完全避开了雷达波入射方向。虽然有进气效率和总气压比恢复不足的缺点,不太适合用于需要做剧烈机动的有人驾驶战斗机,但对于机动性要求不高所的无人机或导弹就很合适。

  (图)轰-6K发射巡航导弹CG图


  轰-6M并非中国最先进的轰炸机,但它却配备了长剑-20这样的解放军最先进的巡航导弹,这说明解放军在有意通过先进的巡航导弹,来弥补中国轰炸机航程不足的短板。当前,长剑-10和长剑-20已经稳步成为海、空军远程打击的中流砥柱。但必须看到的是,长剑-10和长剑-20性能虽好,但已经并不能代表世界尖端水平。为此,有必要将长剑-20系列巡航导弹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同时研发新一代技术更先进的巡航导弹。

  众所周知,巡航导弹以其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在美军的历次对外战争中,一直被作为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的首选。随着各国探测防御系统的发展,具备高突防能力的隐身巡航导弹成为美军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研究的重点。所以中国的新一代巡航导弹应该考虑的重点方向就是研制隐身巡航导弹。

  美军现役的隐身巡航导弹有 AGM-129、战术战斧、AGM-158(JASSM),在研的有 AGM-158B。此外,美军还将购买挪威的 JSM装备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而从现有公开资料来看,解放军未来可能研制的隐身巡航导弹,或将是一种射程3000多公里,具备强大隐身性能,飞行速度达到高亚音速的巡航导弹。其基本性能完全可以参考AGM-129。不过考虑到AGM-129导弹是80年代期间开始发展的,几十年的技术进步,解放军新型巡航导弹的制导精度、隐身效能、“智能化”程度,都只可能比AGM-129更先进。

  (图)美军AGM-129隐身巡航导弹


  如果这种隐身巡航导弹挂载在作战半径为3500公里的轰-6K上,从中国东北机场起飞后在到达最大作战半径时发射,火力可覆盖到美国阿拉斯加州。

  中国的导弹技术属世界一流,其各类产品均经历过实战环境的检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很快列装新型巡航导弹,以提升作战能力并适应新的安全形势。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武器的出现都必然会引发一种新的能够对其进行遏制的技术,特别是隐身巡航导弹的出现,必将在信息战中引发新一轮的武器革命。然而“有矛必有盾”,虽然隐身技术应用于武器系统之后会极大地增加武器在战争中的威胁程度,但是隐身巡航导弹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这也会促进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当前中国反隐身雷达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中国就已经研制出了JY-26雷达、JL3D-91B米波反隐身雷达等,但是对于发现隐身巡航导弹这类小型目标的研制,技术还不成熟,对此中国应该重视这方面技术的研发。

  总之,无论是立足于提高对现有装备的探测能力,还是着手发展新装备,中国都必须在隐身巡航导弹,及反隐身巡航导弹装备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以期在未来的信息战中进一步掌握主动权。


插件设计:zasq.net

灰铜v1_04灰金v1_02绿铜v3_02绿银v3_01绿金v3_01紫铜v1_01绿金v1_01

沙发
发表于 2017-5-13 09:15 | 只看该作者
正研发隐身巡航导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1 18:41 , Processed in 1.147069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