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欧美风情] 沉缅 在曼德勒的微笑和文明中(上)[5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 又是缅甸末代封建王朝的都城, 它与另一古城——阿瓦(又译" 茵瓦")相距很近, 因而, 旅缅华侨又称曼德勒为"瓦城"。

贫穷城市的风情

落日余晖

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是个古都,从地图上看,缅甸国土面积大约跟青海省差不多,曼德勒市在缅甸的正中央,西边依着浩瀚的依洛瓦底江,这江的上游,在中国,叫做怒江。

实际上曼德勒现在仍是缅甸的文化艺术和交通中心,但城市建设破破烂烂的,很少见到五层以上的楼房,现代建筑大多陈旧简陋,还不如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看起来沉稳,而到了居民区,民宅如同难民营,用竹木搭的架子,用篾片或者编织袋围成墙,屋顶常常是茅草。街道横平竖直,以数字命名,比较好找,坑洼不平,尘土飞扬,十字路口众多,却很少见红绿灯。街上跑的大多是日系的二手车,更多的是摩托车和自行车。公交车是带雨篷的皮卡,经常看到车篷顶上坐满了人,车箱外面还挂着人。很少见到大型商场和超市,但小卖部非常多,饭馆也很多,类似于大排档。有些店招牌上夹杂有中文,基本是繁体字,那多半是缅甸华侨的企业。在游客眼里,这些街景只是眼见为实的新奇。而在于缅甸人,在这种生活中是什么感触,因为言语不通,时间有限而无处探知。

只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曼德勒人,并无愁苦的面容,相视,一笑,那些笑容里,满是恬静、善良和不亢不卑的礼貌。这是不是跟缅甸人信仰佛教有关呢?缅甸人贫穷,但是乐施好善,我听说过一个缅甸谚语,大意是讲:“心诚之人施舍榕树籽般微小之物,即可得整棵榕树般巨大的福报;心不诚者即使施舍榕树一样巨大的东西,也只能积下榕树籽般微小的功德。”在曼德勒的城市和村庄,我们常常在街边树下,或者墙根路角看到一个小小的龛,并不供佛,而是放着两个陶罐,盖着盖子,扣着茶杯,走路的人渴了,就从陶罐里取一勺饮。每天早晨,都会有妇人来清洁、换水。

涂了特纳卡的小孩子

“特纳卡是一种叫做黄香楝的树,缅甸人把树干晒干,研成粉,每天取一些涂在脸颊,可以防晒美颜。”但实际上风俗习惯大于实用意义。大晚上的,防什么晒,一位满脸涂成泥黄的脸回头冲你一笑,还真吓人一跳。不过有些女孩将脸颊上的特纳卡涂成树叶或者花瓣的形状,倒真好看,叫人联想起唐时贵妇的妆容。

绮丽的文明 瞻仰光辉岁月

这是一个佛教的国度

全世界古代文明的遗存建筑,大多数都是宗教场所,曼德勒更不例外,缅甸以佛教为国教已有两千年历史。曼德勒是古代缅甸最后一代王朝榜贡王朝的首都,但是历经战火,昔日的荣耀不再。但战争造成的阴霾并没有完全遮蔽旧岁月的光辉,他们斑斑驳驳地撒在曼德勒的周围。

因瓦古城的遗迹

租车去曼德勒市中心以南30多公里外的因瓦古城(Inwa)。曼德勒的街道狭小且混乱,忽然听到高音喇叭锣鼓动喧天的架势,车流更慢了,往前蹭,无聊看街景,顶着筐篮的女子,穿笼基骑摩托的男人,看多了,略烦躁,只觉得尘土飞扬,建筑破旧无章,电线如蛛网乱布。

因瓦古城在米坦格河汇入伊洛瓦底江形成的半岛上,必需坐渡船抵达。古城已经没有“城”,战争和地震,存在过四百年的古城文明现在只有几个村庄散布在田野上,几处遗址分布在十几公里的范围内。甚至景区的道路都没有硬化,必需租马车,在坎坷的乡村碎石公路,有时干脆是在田间土路前往,两旁高大的椰子树参差随意,有时是香蕉园,有时是水稻田。不像是去世界级的文明遗址公园,倒象是去某个乡下走亲戚。就这样颠簸摇曳,马车夫勒马停驻,示意我们下车——路边一片塔群,草木葱茏间,古塔森森,苔痕斑驳间,奇兽、草纹,浮雕精美,塔内亦有浮雕与壁画,时间与艺术的杰作。再行数里,又一古寺,屋顶坍毁,只余纹饰华丽的门窗和柱,佛像古朴典雅,露天坐在荒草之中,颔首微笑,四周巨树荫蔽。

异域风情 是曼德勒旅行的另一部分

曼德勒景点介绍

柚木建筑是缅甸的国宝

受二战的萘毒,曼德勒市中心的古城被大片损毁,只在周边保存了一些古迹。作为旅游城市的曼德勒,它吸引游客的地方是一江(伊洛瓦底江)、一山(曼德勒山)、一片古城,这一片古城,则是包括曼德勒市郊周边的敏贡古城、实皆古城、因瓦古城、阿玛拉普拉古城。

但景点仅仅是旅行的一部分,异域风情的城市生活是曼德勒旅行的另一部分。该怎么形容曼德勒呢,缅甸曾经被联合国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缅甸第二大城市,中部的经济中心,曼德勒仍然算是破旧贫穷的,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是彬彬有礼,乐施好善。说曼德勒人纯朴热情,绝不是一句客套话,旅行者谈起对曼德勒的印象,都不会落下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微笑”。人们常用“高棉的微笑”来赞美柬埔寨吴哥窟的佛像,但“曼德勒的微笑”是用来赞美曼德勒人民的。温文尔雅的微笑、人脚一双的人字拖、简洁漂亮的笼基、女子脸上的特纳卡,大略构成曼德勒的大众人文风景线。崇信佛教的缅甸人,以佛教的宽容许可其他宗教传播,因此在到处可见佛塔、满街都是僧人的曼德勒,也随时可以遇到印度教的神殿、基督教的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缅甸人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曼德勒,邂逅一场庆典或者仪式也是经常的事,盛大的节日有泼水节、玛哈木尼节、点灯节、干旱节、安居节、拜塔节等等;小型的如女孩成人礼、浴榕节等;日常的如浴佛仪式、千人僧饭等。总之,曼德勒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古迹斑驳的,微笑的,贫穷而安全的城市。

景区信息:

曼德勒的景点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城北的曼德勒山和众寺院,山下的曼德勒古城及皇宫,西北伊洛瓦底江对岸的敏贡古城,我把他们归作北部景点;另一部分在城南郊,算作南部景点,包括因瓦古城、实皆古城和实皆山、阿玛拉普拉古城、马哈根达杨僧院以及著名的乌本桥,离城中心较近的必去景点是城南的马哈木尼佛塔(寺),因此也算作南部景点。

曼德勒众景区门票有两种,一种是10美元通票,包含曼德勒皇宫、因瓦古城里两处景点和阿玛拉普拉古城以及曼德勒城内的景点,五天内有效。另一种是3美元通票,包含敏贡古城和实皆古城两个地方。其他景点基本不收门票。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11:00 , Processed in 1.461426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