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脑技术] 电脑主板的主要种类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3278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蓝铜v1_05紫铜v1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金v1_05紫铜v2_01紫银v2_05紫铜v3_05宝血灵晶灰铜v3_01结丹成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T:标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机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采用AT结构布局。
Baby 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装机的一体化主板首先采用此主板结构
ATX:改进型的AT主板,对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优化,有更好的散热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专门的ATX机箱使用。
BTX:是ATX主板的改进型,它使用窄板(Low-profile)设计,使部件布局更加紧凑。针对机箱内外气流的运动特性,主板工程师们对主板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计算机的散热性能和效率更高,噪声更小,主板的安装拆卸也变得更加简便。
BTX在一开始就制定了3种规格,分别是BTX、Micro BTX和Pico BTX。3种BTX的宽度都相同,都是266.7mm,不同之处在于主板的大小和扩展性有所不同。
一体化(All in one)主板:集成了声音,显示等多种电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节省空间的优点,但也有维修不便和升级困难的缺点,在原装品牌机中采用较多。
NLX:Intel最新的主板结构,最大特点是主板、CPU的升级灵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种CPU就必须更新主板设计此外还有一些上述主板的变形结构,如华硕主板就大量采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结构。
  • 按主板的结构特点分类还可分为基于CPU的主板、基于适配电路的主板、一体化主板等类型。基于CPU的一体化的主板是较佳的选择。
  • 按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分类又可分为双层结构板、四层结构板、六层结构板等;以四层结构板的产品为主。
  • 按元件安装及焊接工艺分类又有表面安装焊接工艺板和DIP传统工艺板。
  • 按CPU插座分类,如Socket 7主板、Slot 1主板等。
  • 存储器容量分类,如16M主板、32M主板、64M主板等。
  • 按是否即插即用分类,如PnP主板、非PnP主板等。
  • 系统总线的带宽分类,如66MHz主板、100MHz主板等。
  • 按数据端口分类,如SCSI主板、EDO主板、AGP主板等。
  • 按扩展槽分类,如EISA主板、PCI主板、USB主板等。
  • 按生产厂家分类,如华硕主板、技嘉主板等。


芯片Intel:Socket386、Socket486、Socket586、Socket686、Socket370(810主板、815主板)、Socket478(845主板、865主板)、LGA 775(915主板、945主板、965主板、G31主板、P31主板、G41主板、P41主板、G43、P43主板、G45、P45、X38、X48)、LGA 1156(H55主板、H57主板、P55主板、P57主板、Q57主板)、LGA 1155分为6系、7系两个系列(6系主板有:H61主板、H67主板、P67主板、Z68主板;7系主板有:B75、Z75、Z77、H77。)、LGA 1366(X58主板)、LGA 2011(X79主板)。
  2013由於Intel推出22nm Haswell的新规格CPU,Ivy Bridge的LGA 1155升级成为LGA 1150。

AMD:Socket AM2\AM2+(760G主板、770主板、780G主板,785G主板、790GX主板)、AM3\AM3+(870G主板、880G主板、890GX主板、890FX主板、970主板、990X主板、990FX主板)、FM1(A55主板、A75主板)、FM2(A55主板、A75主板、A85主板)。
同一级的CPU往往也还有进一步的划分,如奔腾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腾(P55C,MMX要求主板内建双电压),是否支持Cyrix 6x86、AMD 5k86(都是奔腾级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热性)等区别。

总线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EISA(Extension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总线。
此外,为了解决CPU与高速外设之间传输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出现了两种局部总线,它们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总线,简称VL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部件互连局部总线,简称PCI总线。486级的主板多采用VL总线,而奔腾主板多采用PCI总线。
继PCI之后又开发了更外围的接口总线,它们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
IEEE1394(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标准)俗称“火线(Fire Ware)”。

研发产品[url=]编辑[/url]PnP功能带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统(如Win95)可帮助用户自动配置主机外设,做到“即插即用”。
节能(绿色)功能一般在开机时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志,能在用户不使用主机时自动进入等待和休眠状态,在此期间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跳线主板这是一种新型的主板,是对PnP主板的进一步改进。在这种主板上,连CPU的类型、工作电压等都无须用跳线开关,均自动识别,只需用软件略作调整即可。经过Remark的CPU在这种主板上将无所遁形。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没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节能功能,部分原装品牌机中还可通过主板控制主机电源的通断,进一步做到智能开/关机,这在兼容机主板上还很少见,但肯定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无跳线主板将是主板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P35系列
2006年10月,英特尔向业界宣布,965/975下一代芯片组将采用全新的“3”系列命名方式,985将不复存在。“3”系列芯片组基于BearLake架构,分为家用和商用2大系列,共计6个不同的型号,后来又追加了一款整合显卡的G31,目前共有7个型号。
BearLake的7个型号中,面向商用的以Q开头,包括Q35和Q33;面向家用的包括高端产品和主流产品两个系列,高端产品有X38,主流产品有P35、G35、G33和后来加入的G31。其中G字开头的都是带有集成显卡的主板芯片组产品。
高端X38:支持四核心处理器、DDR3-1333内存、PCI-E 2.0、PCI-E x16×2,前端总线1333MHz,搭配ICH9/ICH9R/ICH9DH南桥,2007年第三季度发布。
主流P35:支持DDR3-1066/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搭配ICH9/R/DH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
家用G35: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视频技术(CVT)、DirectX 10、搭配ICH8南桥、HDCP、1080i H.264、HD Audio,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
整合G33:支持DDR3-1066/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视频技术(CVT)、DirectX 10、HDCP,搭配ICH9/R/DH南桥,2007年第三季度发布。
商务Q35: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Intel第二代主动管理技术AMT2、虚拟化技术VT、搭配ICH9DO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
精简Q33:支持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1066MHz、搭配ICH9/R南桥、2007年第二季度发布。
对于BearLake来说,相对于965/975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将FSB提升到了1333MHz,可以支持英特尔最新的酷睿2处理器,而且还将搭配全新的ICH9南桥,支持PCIe 2.0和DDR3内存。但是具体到其中的型号则不尽相同。其中最高端的X38将支持PCIe 2.0且提供两个全速的PCIex16插槽,支持DDR3 1333MHz,搭配ICH9南桥;而在市场上唱主角的,无疑是P35、G35和G33这三款产品。
G33将整合支持英特尔清晰视频技术(Intel Clear Video Technology)的显示核心,前端总线升级为1333 MHz,和G35一样都同时支持双核心与四核心处理器。但是它的内存规格相对X38来说相对保守,只支持DDR3-1066或DDR2-800。原定在G33之上的是G35芯片组。这里“原计划”指的是G35不论在初始规格还是定位上都要高于G33,但是后来英特尔对G35作了调整。让我们先来看看G35最初的规格:整合了兼容DirectX 10的显示核心并提供对高清内容回放(HDCP)的完整支持,支持DDR3-1066和DDR2-800内存,前端总线为1333MHz。而P35芯片组与G35相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P35 Express没有整合显示核心。
英特尔将进一步强化ICH9南桥芯片的硬盘功能,除加入全新的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数据保护技术外,还将正式支持Command Based Port Multipliers技术。
后有p45、p43、g41、g45、x48、高端i7+X79和Z68。
据悉,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能为用户提供简单快捷的数据复元功能,它可以把硬盘的镜像备份到另一块称为恢复硬盘(Recovery Drive)的硬盘上。用户可自行选择当系统进入闲置状态还是在某个指定时间进行Recovery Drive的内容更新,以确保Recovery Drive发挥最大的数据保护作用。如果主硬盘出现故障,系统可以直接从Recovery Drive启动,并进行数据复原工作。
此外,Intel还将在ICH9南桥中支持SATA Port Multiplier技术。据主板厂商介绍,大部份南桥芯片的每一个SATA接口只能连接一个SATA设备,这大大限制了系统支持的硬盘数目。但加入SATA Port Multiplier支持后,每一个SATA接口可让多个SATA设备分享其3Gb/s的传输频宽,最高可达15个SATA设备,大幅提高了系统存储设备的扩充能力。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08:43 , Processed in 1.752651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