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神秘世界] 你会放心吃吗?粽叶重金属铜超标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272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作者:bianji3 | 2018-06-17
字体大小: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棕叶,又名箸(zhù)叶,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中,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护植被,而且还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财富,是山区百姓的“ 绿色银行”。

      过端午节当然要吃粽子。不过,有人曾对市售几种粽叶中的铜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它们都检出了含量颇高的重金属——铜。这是怎么回事?还能放心吃粽子吗?

  粽叶为何会有金属铜?

  粽叶是粽子的“衣裳”。不同地区包粽子使用的粽叶有所不同。如南方一般以箬[ruò]叶为主,北方则以芦苇叶为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粽叶,如粽巴叶等。

  那为什么会有铜呢?极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商家为了让粽叶保持绿色而用了叶绿素铜。

  铜叶绿素也叫叶绿素铜,它是叶绿素的一类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常做着色剂使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素,常用的还有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铜钾盐。

  为什么要用它呢?这得从粽叶中的叶绿素说起。我们知道,包粽子的时候,用的新鲜粽叶都是绿色的,主要就是因为其中所含的叶绿素。

变暗黄色的粽叶。图片来自:sohu.com

  叶绿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中。但是,叶绿素极不稳定,因为它有一个非常不稳定的镁离子,很容易掉出来发生变色,哪怕时间放久点或者稍微加热,都会变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买回家的绿色蔬菜,放一段时间后就变黄,炒熟后也变黄的原因。而粽叶包粽子如果颜色变黄变淡,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好看,不愿意买。

你是不是也觉得绿色更好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将这个容易掉出来的镁离子用其他金属离子——铜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代替,得到叶绿素的衍生物,即叶绿素铜钠盐和叶绿素铜钾盐。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从蚕沙等植物残骸中提取叶绿素,然后经过皂化和铜代后制得叶绿素衍生物,人们经常将它视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当然,现在的技术也可以人工合成。

  叶绿素铜安全吗?

  其实,低剂量的铜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目前的评估来看,叶绿素铜钠是一种安全的食品色素,所以,不用过于惊慌。

  实际上,叶绿素铜钠盐作为着色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中,叶绿素铜钠盐可用于冷冻饮品、蔬菜罐头、熟制豆类、加工坚果、糖果、烘烤食品、果蔬汁、配制酒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一般不得超过0.5克/千克。

  除此之外,叶绿素铜钠盐还被人们应用在医药领域。医学研究表明,叶绿素铜钠盐或其衍生物极易被人体吸收,对机体细胞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也可促进胃肠溃疡面的愈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等功效,常被用来治疗传染性肝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但是,叶绿素铜钠盐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并不包括粽叶,因此,如果有商家将叶绿素铜钠盐用于粽叶中,无论是否有害,都是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应该受到严惩。建议大家在挑选粽子的时候也不要太“好色”,颜色太绿的明显是不正常的。

      新鲜粽叶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高温蒸煮,粽叶颜色都会呈现深绿偏灰黑或淡黄色。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一些不法商家会采取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使叶子表面光鲜、色泽鲜绿。而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可能引起铜中毒。尼龙绳或草绳绑扎的粽子,在蒸煮时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因此,选购粽子时也要看清捆扎粽子的绳子材质,一般以棉线绳最安全。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19:13 , Processed in 0.58251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